加密韋馱|Crypto V🇹🇭
加密韋馱|Crypto V🇹🇭|2025年05月22日 09:24
<Kaito到底是什么?> TGE前我发过一篇Kaito将会如何用分红拆分盘驯化KOL(开源镰刀24)。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决定不再给Kaito任何版面。但Binance Alpha出来之后,这个话题绕不开了,不如一次说个明白 拒绝叙事,理解Kaito的本质 不要被"INFOFI"“注意力经济”“AI"之类的忽悠了,2025了,叙事已死,要看他们怎么做,不要看他们怎么说 币圈的一级市场,除了接盘方(包括散户和VC外),本质上只有三方:发行方(dev), 广告渠道(KOL, 任务平台等),交易所,而Kaito做的就是广告渠道,也就是传统广告的media buy 这一块原先是各个marketing agency在做,但是问题是,采购一定是偏向各领域垂类头部博主的,腰部以下是很难拿到单子的 而Kaito采用的方法是类似中国医药行业的”带量采购招标”,公开采购总预算并去除接单门槛,让供应商(腰部以下KOL)能够确定性获选,但是前提是价格足够低(发的多了单篇成本自然就下去了) 这个模式主要的护城河,如果当成传统媒体业务看,在于两个点: 1. 有能力调动足够多、总影响力足够大的供应商(KOL), 2. 持续拿到热门上币前项目宣发预算的能力 但在币圈,这样的业务真正的胜负手在于: 多大程度上能影响上所 因为币圈不是一个B-广告-C的业务逻辑,而是B-广告-交易所-C。而交易所的等级直接决定了项目方能赚多少钱。也就是说,Kaito这样的平台的投放回报率,是由币安OKX和Bybit/Bithumb/Upbit/Coinbase决定的 谁是Kaito的敌人?谁是Kaito的老师? 项目方把上币前预算给谁,谁就是Kaito的竞争对手 所以Kaito最大的对手,根本不是什么 @cookiedotfun ,而是Binance Alpha 如果你是项目方,如果只有一份预算,你是愿意给Binance Alpha,还是Kaito?答案不言而喻 你可能会说,Binance 上币也要看链上数据和声量才能上Binance Alpha,这里就一定会需要Kaito。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 1. 既然目的是上Binance,那么任何在Binance之外的预算都变成了纯成本。而成本中心越小越好,如果其他平台有类似的采购能力但更便宜,我肯定用便宜的。Kaito能到手的收入会被Cookie之类的卷 2. 这块利益够大,而且Binance Alpha就是为了抢夺一级定价权,挤压包括撸毛党在内的生存空间。如果Binance Alpha亲自下场做一个无许可让项目方免费接入的社媒声量平台,并且将数据作为上币尽调的一部分,怎么办? 在我看来,Kaito只有三个办法: 1. 用币价和模式分红造成KOL更大的沉没成本并对沉没成本给出软性排他性要求(比如平台业绩分红给锁仓的,或者额外项目币空投),迫使KOL和Kaito利益一致。但这点很难 2. 开拓其他的流动性出货终点站形成利益绑定 - OKX, Hyperliquid等 3. 给Binance交投名状,毕竟让Binance 重头搭一个类似的功能是很费劲还不一定干得好,不如就藩纳贡,好象当年的Galxe 最后,读完本篇的你,对于Kaito系列资产,应该当时间的朋友,还是时间的炮友,相信已经有了答案 慧根
+5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