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nbafrank|2025年07月20日 03:54
从资产角度、资金角度和时间维度来看三位老师的精彩讨论,下面这个截图把三位的观点正好放在一起看。这里跟@Guilin_Chen_ 桂林的观点很类似,@lanhubiji 蓝狐老师和@TingHu888 T大两位说的都非常在理,其实两位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的:前者是资产的视角,后者是资金是视角。
何为资产的视角?核心是思考这个资产(股或币)标的的基本面如何?成长性如何(其业务和生态的发展状态和增长速度)?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维度能不能保证持续成长,能不能保证在产业里的生态位持续领先?
这里还需要动态去追踪:1)这一两年行未来三五年可能会发生变化(从高速成长失速变成稳健发展);2)或者这一两年不行但是因为其核心能力还在战略正确、节奏得当过一两年之后又行了(困境反转)。
何为资金的视角?就是资金性质如何、周期有多长?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这笔投资资金未来是要用来应急的、还是短期(半年一年内)不用的,还是说即使亏掉也不影响生活的?那么决定了我们的心态,节奏和看待资产标的的长短视角。
就像机构里,你看对冲基金(例如城堡、千禧年等)和超长期long only(例如Baillie Gifford)的机构它们的决策周期、行动节奏、视角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冲基金每月都要给投资人报告业绩,连续半年一年业绩不行就可能遇到投资人大幅撤资;长期或者超长期基金不用时时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能更长远、更能扛波动(前提是需要对资产的判断准确)。
这里就要延伸到第三个维度:即时间的维度。这是从投资和交易行为本身来看,上面聊到资金的角度在我看来更多是外部约束,这里时间维度更多的是个人选择,就是我们自己喜欢的节奏是什么?有人醉心短线交易、有人喜欢趋势弄潮、有人喜欢长期持有。在《专业投机指南》https://x.com/qinbafrank/status/1834494079314559202?s=46&t=k6rimWsEbo2D2tXolYcM-A这本书根据时间周期来看不同的投资交易行为:交易者、投机者、投资者,确实看的周期时不一样的,都是投资个体根据自己的特质、资金性质等综合考虑后选择的接轨,没有对错和褒贬,我觉得合适自己节奏最重要,只是不同时间维度下做投资或者交易需要的要求和能力其实是不一样的。(qinbafrank)
分享至: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