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y
Tracy|2025年07月19日 15:34
钱包赛道|Basechain 一个Web3流量入口的豪赌 最近发现 @CoinbaseWallet 的官方账号已经搜索不到,原来它悄然更名为 Base Wallet。 为什么我会在深夜写下这篇文章?因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 Basechain 的孤注一掷。 ♦︎ 从链到钱包,Base 的重心转移 将“Coinbase Wallet”更名为“Base”,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当人们提起 Base,首先想到的可能不再是 L2 公链,而是这个具备完整用户闭环能力的钱包。 换句话说,它从“配套设施”变成了“战略核心”。 这一举动,不亚于一次对这个公链的重新押注。 ♦︎ Base Wallet 想解决什么问题? 从目前披露的产品信息看,它试图解决一个核心痛点:社交与交易的割裂。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趋势: 交易型 KOL 成为行业流量核心,Alpha 信息成为主流传播素材。 但当前流程仍然非常割裂: KOL 在 Twitter、TG、Farcaster 等社交渠道发信号 用户保存地址,再跳转到交易平台执行操作 中间环节复杂,用户体验断层,转化效率极低 Base Wallet 的设想是:让用户在钱包内就能看到 Alpha、验证 Alpha,并直接完成交易——打造信息 → 行动的闭环。 ♦︎ 为什么是钱包,而不是交易所来承担这个角色? 事实上,已有不少交易平台在探索社交,比如 OKX 的聊天模块、Binance 的内容广场。但与之相比,钱包有两个关键优势: ▪️链上身份起点:钱包是链上身份的起点,所有行为都能成为社交线索(谁转账、谁 Mint、谁投票) ▪️生态入口角色:钱包是开放入口,能集成多种 App 与社交协议,而交易所则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也就是说,Base Wallet 是以“身份 + 信息 +交易”三位一体的模式重构用户关系。 其实,从产品命名来看已经能看出 Base 的野心,它想传达的是:Base,不止是一条链,更是 Web3 的流量入口。 但这场豪赌也并不轻松——用户行为是否真的愿意集中到钱包?钱包是否能激发社交的网络效应? 这些都是 Base Wallet 未来要回答的问题,但现在,我选择早点上赌桌看看。(Tracy)
+5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