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mose🐦‍⬛
anymose🐦‍⬛|2025年07月19日 14:14
不教胡马度阴山,后来呢? 王昌龄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一句诗会在千年之后被引用到加密金融变局之 PayFi 战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追求,很多时候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你老了。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让我们潜入! ⬇️ 结局很残酷:安史之乱后,胡马不仅度过了阴山,更是长驱直入、逐鹿中原。 虽然不太贴切,但是,请允许我暂时放下民族历史观,做一个拙劣的对比,只为更好理解新旧金融体系的差序格局。 在金融世界里,传统巨头如 Visa、Wise 和支付宝就像「龙城飞将」,守卫着支付和融资的城池,根深叶茂。巧合的是,一个叫 @humafinance 的 PayFi 网络的「胡马」正在草原上奔腾而来,势不可挡。 是龙城飞将不够勇猛吗?不,只能说,胡马代表来未来战争的主流方向:速度、效能、协作。 如果你赶时间,我也可以给你一句话总结,但下面的内容真的还挺精彩的,有点舍不得你走。 Huma = 链上 * ( Alipay + 余额宝 + 网商贷 + 芝麻信用) ▰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 提问:在 SWIFT 体系之内,从美国汇款 1,000 美元到肯尼亚需要多久? 回答:转账通常 1-3 天,加上肯尼亚本地清算,总计 3-5 天。 SWIFT 1973 年成立,在 1980 年代成为国际汇款标准,这成为近代金融历史的典型创新。在这之前,1960 年代只能通过电报汇款完成,耗时 1-2 周,更早,则只有邮政汇票,耗时一个多月。 即便在 21 世纪肯尼亚接入了 Safaricom 和 Vodafone 开发的 M-Pesa 小额跨境支付,完成这个动作也需要好几个小时。Huma 利用 Solana 和 Stellar 的公链性能,实现毫秒级结算。这到底有多快?我们可以横向来对比「龙城飞将」Visa 与 MasterCard。 VisaNet 和 Mastercard 的理论吞吐量超过 65,000 TPS,日常平均处理约 2,000 TPS。单次交易的授权时间通常在 100-500 毫秒内,但完整结算可能需要 1-3 天,具体取决于银行和商户协议。 由此可见,单独从网络层速度而言,Huma 已经接近甚至略领先于传统金融巨头,涉及到端到端到结算,Huma 一骑绝尘,连妃子笑声都听不到。 ▰ 以战养战,轻车上路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古代战争的胜负决定因素是补给,简单来说,打多久、打得怎么样全依赖于你能活多久。游牧民族步步为营、处处显露以战养战的智慧。 Huma 为什么可以在端到端领先传统金融巨头那么多?核心的秘密就是「唯有源头活水来」。 Huma 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基于收入和应收账款的去中心化风险与借贷解决方案,定位为「支付融资网络」。简单来说,Huma为了实现端到端的快速结算,做了一个蓄水池,这个池子可以吸纳所有人、企业存入资金,在 AML/KYC 之后快速匹配,提升资金效率。 Huma 2.0 做了一个创新,通过两种不同的产品逻辑实现了无许可化与双收益模式,兼顾灵活性与高收益。 Classic Mode:提供 10.5% USDC 稳定年化收益 + Huma Feathers​,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Maxi Mode:放弃 USDC 收益,最大化 Feathers 奖励​,适合长期生态参与者 这很有趣。 如果你追求稳定收益与风险控制,那么可以利用 Huma 放大你的稳定币真实收益,注意,是真实收益。真实收益来自全球支付与贸易金融的真实现金流,非通胀代币激励,可持续且抗周期性。 如果你追求最大回报并愿意承担风险,你可以选择不要收益,狂暴模式启动,把收益转换成平台的代币并拿到最高 25 倍放大。 你可以选择不同时长的锁仓周期来获取不同的奖励倍数。经典模式锁仓可以获得 PST ,类似于 LST 代币,可以在 Solana 生态里交易、借贷来提升资金效率,而狂暴模式则获得 $mPST 需要兑换成 PST 再进行DeFi 操作。 看了一下数据,Huma 已经处理了已处理 54 亿美元交易,稳定实现了协议年化收益 10.5%。在保障高收益的同时,Huma 把金融成本降到了最低。 有过跨境支付的经验大概可以了解,Visa 要收取固定手续费 5-20美元、外汇转换费 1-1.4%、另外还要被发卡行扣掉 1-2% 的转换费,总成本超过 3%。Wise 稍便宜,它使用中间市场汇率,不加额外的点差,总成本大概 0.5%左右。而 Huma 则可以做到单笔交易成本 0.0005 美元! 当然,你要换成法币出来,还是得被银行砍一刀,这个没办法。 ▰ 师出有名,游刃有余 胡马度过阴山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先河,这是积极的历史观带给我们的知识,当然,也有许多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崖山之战后,正统的汉文化已经不复存在。 这像极了今天 DeFi 和 CeFi 之间的爱恨情仇。中本聪将比特币定位为点到点的去中心化电子现金,去中心化的火种被点燃,而今天,区块链却义无反顾走向了合规金融之路。这是一种倒退吗?并非如此。 合规的主要目的在于 AML 和 KYC ,过去,这些信息被中心化机构掌控,其实在才是最大的风险,合规是一个结果,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要从过程上改变这一切。 无需许可 Permissionless,Huma 通过 Chainalysis 筛查,任何人、任何资金量级都可以平等享受金融政策,散户也可以自由选择、参与不同收益、风险的金融产品。 但回到前面一句话定义 ,Huma 是如何变成了一个缝合怪的呢?Huma 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把上述 3 个最重要的特性抽象成了 6 个层级构成的 PayFi Stack,即: ▰ 交易层,Solana 和 Stellar 高速公链处理支付业务 ▰ 货币层,把美元换成 USDC,让链上交易跑起来 ▰ 托管层,与 Fireblocks等合作,引入抽象钱包 ▰ 融资层,包含融资协议和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 ▰ 合规层,与 Chainalysis 等合作,合规业务去中心化 ▰ 应用层,应用商店,衍生应用如跨境支付 Arf 所以我一开始以为 Huma 只是一个简单协议,通读下来才发现,应该定义为一个支付网络。Huma 的作用应该是在区块链上提供支付融资服务,例如通过代币化应收账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流动性。它不负责区块的生产或共识机制,而是利用智能合约和协议逻辑实现融资和支付功能。 阅读至此,也有些乏了,眯了一下眼睛,脑海闪过金戈铁马,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在不断碰撞、融合。 「 以 $Huma 为代表的 PayFi 正兵临城下 挡在他们面前的连绵不绝的阴山 有的姓高,叫高成本 有的性子慢,叫慢吞吞 有的是妈宝山,全靠政府带 有的小心眼,只限定本地人才能爬 」 如果人心中的成见也算一座大山,那么不如先看看这 Huma,如何披荆斩棘。 这是一篇软核科普,通过本文你可以对以下知识一知半解: ▰ 胡马为什么能度过阴山 ▰ Huma 如何创新挑战龙城飞将 ▰ 吸血鬼VISA什么时候倒闭(不是 作者:anymose | 一个软核科普作家 <全文完>(anymose🐦‍⬛)
+6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