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大于C
DC大于C|2025年07月05日 11:50
探讨,@0G_labs 和 @anoma 两个项目,各有独特的设计,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0G_labs 更偏技术基础设施、性能取胜: 是一个专为 链上 AI 打造的模块化 Layer 1,速度快、成本低、吞吐高。 可以用来做链上 AI 模型训练、存储、推理,适合生成式 AI、视频、图片、文本等。 对 DeFi、DeSci、GameFi、内容平台 特别友好,因为性能强、EVM 兼容,部署简单、运行便宜。 就是那种偏“硬核技术+高性能计算”的基础设施,适合数据密集型应用。 @anoma 更偏用户体验和隐私保护: 它的核心是 “意图导向 + 隐私 + 跨链”,就像你说“我要用 USDC 买 BTC”,它就帮你自动完成整个链上的复杂操作。 隐私做得非常强,支持 zk 技术,跨链转账时还能保持隐私。 适合非技术用户的 DeFi 应用,降低使用门槛。 同时也支持多链通信(像 Cosmos 生态那样),更适合那种需要多个链一起协作的场景。 还可以做去中心化身份和社交网络,重点是隐私优先。 最后的最后 @0G_labs 更适合需要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应用场景,尤其是链上 AI、GameFi 和高吞吐量 DeFi。它的模块化架构和低成本存储使其在 AI 驱动的 Web3 应用中有独特优势。 @anoma 更适合需要隐私保护、跨链互操作和用户友好交互的场景,如隐私 DeFi、跨链市场和去中心化社交。其意图中心化设计显著降低了区块链使用的复杂性。 两者目标不同,一个偏“技术底层”,一个偏“用户体验 + 隐私”,各有千秋啊。 @0G_labs @anoma 继续关注。
+3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